-
觀點 | Opinion more
-
雙雙“左轉”?英法左翼勝選背后的細節
英法兩國政壇三日內的先后變天,不過是執政黨治國不力、選民審美疲勞且失去耐心的產物。(中)左翼的勝利,是兩國選舉周期正常波動的一個節點。如果英國工黨和法國左翼聯盟拿不出令選民信服的表現,也難免今日對手的失敗結局。[全文]
-
在西方眼中,歐爾班的“中立政策”就是一種“親俄政策”
“如果汽車的四個輪子都爆胎了,那么你就需要把四個輪胎都換掉。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戰略,其重點不應是贏得戰爭,而是通過談判帶來高質量且持久的和平。我必須說,歐盟現在的任務不是發表講話,站在俄羅斯或烏克蘭一邊,而是站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這是匈牙利新國家戰略的本質?!?a href="/AntonNeeleman/2024_07_09_740853.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
從歐洲到美國,“民主”制度的安全閥失靈了嗎?
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和引發的政治動蕩只不過是歐洲困境的最新表現。從根本上講,歐洲的危機還是整個西方的政治制度危機。也就是福山說的,政治衰敗。[全文]
-
歐洲正在自己的困境中夢游
究竟是唐納德·特朗普還是喬·拜登贏得11月的美國大選已不再重要。無論結果如何,特朗普對歐洲國家軍費開支的看法已經進入美國的主流輿論。北約自己的民調數據顯示,歐洲民眾對于削減社會福利、增加軍費開支的做法毫無興趣。[全文]
-
躁動的德國預示著歐洲的未來
從民主政治的角度來說,取締德國第二受歡迎政黨的做法不僅令人震驚,還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深遠影響,比如可能將德國從危機四伏的政治局勢推向引發公民暴力的狀態。[全文]
-
馮德萊恩的“去風險化”之路為什么越走越窄?
在特朗普卷土重來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歐洲也在未雨綢繆,最不想的就是在這個當口和中國打貿易戰。這一切使得馮德萊恩的新政策不合時宜。[全文]
-
只看風險,不見機遇,是歐盟對華焦慮的重要原因
歐盟的“去風險化”從最初偏重政治和戰略層面的定義,強調制度和意識形態上針對中國,到后面越來越所謂的“客觀化”,不僅強調政治的原因,也要提經貿的原因;不僅針對中國,也要針對其它國家。[全文]
-
歐爾班經歷了什么?歐盟成功了嗎?
歐洲重回“冷戰2.0”時代,但這可能是一個沒有美國核保護傘的更冷的“冷戰”。[全文]
-
以前歐洲帶給我們的技術壓迫感,現在他們也感覺到了
從技術角度來講,中歐關系從過去的互補性變成更強的競爭性,那么雙邊關系再好也好不到哪兒去。有人講,假如德國現在默克爾還在位就好了,我說,默克爾在一樣沒用,要遵循歷史發展基本規律,誰在都沒有用。[全文]
-
塞爾維亞又“顏色革命”了嗎?
長期以來,前進黨政權被一些西方政治觀察人士和學者冠以“威權”,但這是否意味著西方正策劃推翻武契奇和前進黨,而且在今年塞爾維亞的大型抗議活動中看到了他們的契機?這一點令人懷疑。[全文]
-
對華去風險,嘴上說得容易,做起來很難
歐洲說服企業配合的能力有限,政府可以制定出最完美的“去風險”計劃,但終究要由私營企業來執行。說服歐洲企業參與“去風險”計劃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全文]
-
捷克外交就是想取悅美國主人,令人遺憾
美國對一些國家施壓,讓他們少與中國打交道,而一些國家確實遵循了這一路線。如果他們真的是因為大西洋聯盟的驅使而放棄了自己的經濟利益,那就很可惜了。 我們無法期待中捷關系在目前政府任內有任何重大突破。 美國利用美元作為打擊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武器,大大降低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受歡迎程度。[全文]
-
對華“去風險化”?這對德國工業將是一場災難
顯然,迫于美國壓力,歐盟正尋求對中國發起一場經濟戰爭。這就是隱藏在所謂“去風險化”概念背后的現實。德國政府內部確實在討論,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屈服于這一戰略。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對德國工業與數百萬計的德國職工意味著一場災難。[全文]
-
法德面臨嚴酷“三體”問題? 起底歐洲精英的最新研判
歐洲內部在對華關系中長期存在兩股力量,一股是加強經濟合作的吸引力,另一股是懷疑猜忌的排斥力。這兩股相反的力量使歐洲的對華態度長期在看好和唱衰之間搖擺,始終難以邁出大的步伐。[全文]
-
“歐洲病夫”這頂帽子,德國會戴很久
德國經濟是一頭模擬時代(analogue-age)的野獸,最主要的產業包括燃油車,機械工程與化學制品。德國有優秀的科學家與工程師,但不幸的是,他們過分專精于前數字時代的技術,并不擅長將科學創新轉化為商業成功。[全文]
-
埃爾多安連任了,但土耳其還沒走出困局
埃爾多安希望將土耳其的地緣政治重心從歐盟轉向中東,不僅希望土耳其成為中東國家的領導國,還希望自己本人成為中東的領導人。在過去的15年間,他在推行這些政策時犯了一些重要的錯誤。[全文]
-
這次,歐洲的掙扎展現得淋漓盡致
對于中國在這些重大問題中能發揮多大作用,歐洲持觀望態度;但與此同時,在俄烏沖突久拖不決的狀況下,他們一定程度上期待中國可以發揮對俄羅斯的影響力。因為在歐洲人的認知中,俄羅斯處于不利局面,已經成了中國的“小伙伴”,所以中國對俄羅斯有很強的影響力。[全文]
-
“如果我想聯系歐洲,該打給誰?”基辛格的問題有答案了嗎
馬克龍到底是自由國際主義者還是法國主權主義者?是理想主義者還是現實主義者?是西方高層國家集團的成員,還是單槍匹馬的單邊主義者?或者說,“馬克龍主義”到底是什么?[全文]
-
歐洲理應對中美競爭保持中立,但眼下做不到
我認為歐洲理應在中美競爭中保持中立,但現實是我們做不到。歐洲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只能與美國同進退。每當爆發戰爭時,理性的選擇就是依靠盟友,尤其是那個軍事實力最強的盟友。歐洲國家眼下沒有多余的精力考慮如何實現“戰略自主”。[全文]
-
“巴爾干火藥桶”會被再次引爆嗎?
科索沃地區對于歐美來說更像是個大型“人造民族獨立建國理論實驗”,成功與否歐美自身都能接受,只是苦了當地民眾與棋子們。[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擔心貿易戰,歐盟給特朗普準備了“胡蘿卜和大棒”
-
歐爾班:不理性的西方將失去權力,亞洲將成為世界的主導中心
-
“如果烏方還不糾正,我們將采取報復措施”
-
政壇亂局怎么辦?馬克龍:奧運政治休戰
-
“必須發出信號”,歐盟剝奪匈牙利關鍵會議主辦權
-
“歐盟外長這么做,和幼兒園小孩一樣幼稚”
-
她拉票也不忘踩歐爾班:對俄大搞綏靖!
-
歐盟“捂嘴”歐爾班:這事不能沒有它
-
“歐盟涉華‘秘密’投票:4國反對、11國棄權”
-
“G7面臨的,不只是選舉問題...”
-
德國瑞典棄權,意大利西班牙支持
-
歐委會公布這決定,匈牙利發出質問
-
歐盟出損招?為抵制匈牙利主辦會議,他們要…
-
開始了…“歐洲議會首次全體會議,他未被邀請”
-
警惕!北約賊手竟想伸向中國在歐基礎設施…
-
美官員聲稱:俄計劃暗殺德國軍火巨頭萊茵金屬總裁
-
匈牙利在歐盟遭“史無前例”圍攻,僅一國沒發言
-
克宮:深思熟慮后,將反制北約
-
“歐盟指責歐爾班違反歐盟條約,還有人私下提議剝奪主席國身份”
-
歐爾班:我總是想念默克爾,要是她在位…
-
-
· 歐洲亂局 ·
從英法街頭的刺殺事件,到瑞典騷亂,到德國的占領法蘭克福運動,再到土耳其游行示威,危機中的歐洲沸騰了起來。在經濟危機的壓力之下,依靠高福利維穩的制度越來越難維持。而福利吸引的移民被長期邊緣化,在危機中更為貧困,成為動亂的“主力”。同過度“慷慨”的福利制度一樣,歐洲多元文化政策也瀕臨破產。
-
俄對外情報局警告:美國正在這里策劃顏色革命
-
歐盟駐格魯吉亞大使:格加入歐盟的進程已暫停
-
中歐就電動車關稅“抓緊推進磋商”進展如何?商務部回應
-
馮德萊恩將連任,愛沙尼亞總理被提名為歐盟外長
-
歐盟與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啟動入盟談判,“這是一個漫長過程的開始”
-
“對華反補貼調查實操人,找到了”
-
丹麥喊“疼”
-
俄方:北約,又搞事
-
波蘭政府通過關于在波白邊境建立緩沖區的決議
-
卡梅倫又被騙了...
-
歐洲中央銀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
-
她警告馬克龍:這么做,是向世界大戰又邁出一步
-
外交部:敦促歐方盡快終止反補貼調查
-
行刺斯洛伐克總理的嫌犯被轉至精神病房
-
“已可以進行交流”
-
“如果歐洲繼續采取行動,中方很可能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回擊”
-
斯洛伐克總理中槍“有生命危險”,嫌疑人被捕
-
歐盟“突襲”中國企業,駐歐使團:嚴正關切和強烈反對
-
中方向歐盟提出嚴正交涉
-
中國電動汽車出海遭遇“逆風”,外交部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