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去化肥、去農藥,歐洲政客這是在“農業自殺”
由于缺乏實踐,缺乏專業素養,歐盟政客們“拋開事實不談”,做事沒有分寸,執意向社會兜售各種末日論論調,全球變暖成為了其中一種意識形態商品。[全文]
-
仗打了兩年,烏克蘭扭頭一看:人呢?
面對曠日持久的戰爭損失,烏克蘭的戰爭動員非常放得開手腳:缺兵了,就降低征兵標準,缺武器了,就向北約要。毫無底線的征兵政策卻把人都嚇跑了。[全文]
-
身處戰爭中,烏克蘭人現在最愛看的是喜劇表演
各種各樣的幽默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生命還在,我還記得當基輔的一場喜劇演出結束后,一位女士對她身邊的人說:“這是我這一整年以來第一次笑的這么開心?!?a href="/AntonNeeleman/2024_02_15_725336.shtml">[全文]
-
俄羅斯去哪里彌補天然氣出口萎縮?有三條途徑
與歐盟相比,俄羅斯1.45億人口的消費市場沒有能力吃下俄羅斯龐大的天然氣產能,“槍口向內”的政策也會進一步加劇俄羅斯能源行業的內卷化,不利于其長期發展。[全文]
-
援烏武器如何流向加沙?我在暗網上查了查
要么俄烏戰爭結束,武器走私徹底失去了源頭。要么走私武器在美國或歐洲本身的某個地方肆虐,痛擊西方政客自己及他們的選民。在美西方真正吃到苦頭之前,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全文]
-
作為一個烏克蘭人,我對波蘭人不抱有任何希望
波蘭在東西歐之間左右逢源,好處拿兩份。他們當然知道自己是怎么從中獲益的,所以他們擔心烏克蘭也會有樣學樣。[全文]
-
這次,歐洲和中國的矛盾可能是難以調和的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西方隨時有爆發系統性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按理說,維持與中國的經濟聯系應當是歐盟工作的重點。但經濟關系無法解決政治信任的問題,也無法解決中歐之間“搶飯碗”的結構性矛盾,未來的中歐關系可能會變得更加政治化。[全文]
-
沒錢付工資,政府給了我50公斤草莓
根據烏克蘭目前5.2美元一公斤的草莓價格算下來,筆者還“賺了”,但草莓不易保存,這么大量的草莓一時半會也賣不出去。筆者之前還時常嘲笑臺灣人“一天18公斤鳳梨”,真沒想到自己也會有這一天。[全文]
-
后戰爭時代,烏克蘭現在怎么樣了?
由于當局的缺位、中央權力的缺失,很多城市重建的政治程序變成了首先由當地民選政府確定方向,然后由居民自己通過民意調查確定方案的“自治模式”。[全文]
-
生活在戰爭中的烏克蘭人,日子過得怎么樣?
這種“規訓”會使得烏克蘭人更適應當下的生活。這正是西方想要看到的:如果烏克蘭人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要么背井離鄉去西方打工成為廉價勞動力,要么投身于“反俄事業”中:這些活動包括但不限于在俄羅斯領土上進行破壞活動、在俄羅斯境內進行電信詐騙,或發起針對俄羅斯的網絡攻擊。[全文]
-
德國這次吃了暗虧
裝有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的油輪被美國供應商購買,“換皮包裝”后再運至德國以規避制裁,對于最終消費者而言,它們已經是“美國液化氣”,德國的液化氣來源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自由民主”。[全文]
-
我的堂弟在巴赫穆特陣亡了
2月10日,堂弟和叔叔嬸嬸進行了戰前最后一次電話交談。他給媽媽發了一首歌“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媽媽,我不是最好的兒子?!弊鳛榛貞?,嬸嬸也給他發了“沒有人像媽媽在等你一樣等你!”[全文]
-
發達國家主持“環保外交”,卻掩蓋不住自己的小心思…
在當前世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中國家渴望發展勝過環保議題的大背景下,筆者對問題的解決持悲觀態度。實現國際深度合作,需要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團結一致,更需要發達國家放下借環保議題保持發展領先地位的小心思。這一問題的復雜性和深度遠勝技術問題。[全文]
-
停電、漲價、增稅、失業、抓壯丁……這就是我們烏克蘭人的一年
我身邊就有兩個被烏軍征召去與俄軍對壘的親人,一個是我堂姐的孩子,一個是我的遠房弟弟。堂姐如今整日以淚洗面,一直在自責為什么沒有賺夠錢讓孩子早日出國逃離烏克蘭而被征了兵。[全文]
-
給中國朋友提個醒,留心歐美的“能源霸權”戰略
歐盟試圖借助美國暫不關注氣候議程的時機,打造“適合歐洲”的競爭利基,從而在可再生氫等“清潔能源技術”領域掌握初級市場霸權,隨后利用先發優勢,形成一個以歐元而非美元為基礎的市場。[全文]
-
“只要讓我們過上有電、安全的生活,誰來都可以”
挨凍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盡管對于即將發生的供暖不足我們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但沒想到現在連電暖器都可能用不了,因為基輔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房屋里保留著可用的電池。[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