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Opinion more
-
在香港,怎樣才算“軟對抗”?
處理“軟對抗”的行為,并不是依法規管這么簡單。依什么法?怎樣規管?有關方面需要采取因時制宜的手段。[全文]
-
“霸權的凝視”,已成網絡技術革命的麻煩制造者
霸權國此類舉措所追求的目標,本質就是試圖將全球網絡空間轉化成為西方學者??鹿P下的“全景監獄”,霸權國的特定部門與個體成為這種數字化的全景監獄的“典獄長和獄卒”,盡情使用近似絕對的權力,監控其希望監控的任何行為體,無人可以幸免。[全文]
-
從“爆吧”到“爆破網課”,組織化的網絡暴力該怎么治?
這種網絡暴力在青少年中不僅有“需求”,還有“供給”,并且這種供給是有組織的。在網絡群組的掩護下,這些人除了以沖擊和破壞正常的社會秩序為樂,收獲個人的歸屬感和成就感。某些場景下這些組織已經具有了“流量化生存”的前兆——把獲取流量提升真實或虛幻的影響力置于社會公序良俗、法律法規之上。[全文]
-
“一國兩制”進入下半場,國家精神教育可以用這三部電視劇
香港社會理解國家精神還需要更加具體生動的文藝作品和溝通形式,需要適度的歷史化、事件化、故事化、偶像化和人格化,需要激活香港社會人心的歷史記憶和重新理解,需要打動青年人心的底層硬核而促其轉變。[全文]
-
對中國編輯發動“大清洗”,維基百科在怕什么?
對于這種純粹由政治驅動的清洗行動,所有維基人都應該站出來堅決抵制?;饡鳛榫S基百科的運營者,如此武斷的執法不僅違背了維基百科所謂“開放”“自由”的精神,也嚴重損害了中文維基社群對平臺的信任。 [全文]
-
“教協”一倒,自由減少?他們為何長期如此自大
他們內心存在傲慢的情緒,仿佛他們的存在才是自由的存在,他們的消失、倒閉,就是自由的消失與倒閉。這未必太自大了吧?把自己看成自由的化身,這也是讓我最難以忍受和惡心的一件事。沒了“教協”,其他教育團體多了去了,不是非你不可。[全文]
-
美國指責中國“網絡攻擊”,端上來特朗普都不想用的隔夜飯
美國的霸權標準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美國怎么做都是負責任的,很扯淡。所謂“負責任”的美國標準是,美國在全球網絡空間可以隨心所欲,享有不受限制的自由信息。美國必須要能夠監聽,不讓監聽就是不夠透明,必須具有壓倒性的單方面的網絡攻擊能力。[全文]
-
想對中國數據“長臂管轄”?美國趁早收手
我們支持企業獲得效益和盈利最大化,政府不能不讓企業充分應用數據,因為這最終會導致企業把數據放到另外一個國家去,在商業經濟上對國家不利。同時,我們反對長臂管轄,堅決守衛公共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同時讓企業脫敏后的商業信息為企業達到最優化效益。[全文]
-
數據中心保護不好,何談人工智能安全?
雞尾酒頂層看起來很漂亮,但底下沒什么東西。其實目前來看整個網絡安全行業,甚至說整個IT行業都處于雞尾酒頂層。雞尾酒現象的產生是因為中國信息化和美國之間有很多年的差距,這就是根源性的問題,再加上商人喜歡追求熱點,最后就變成了大家都趨向于熱詞。[全文]
-
別忘了你是一家中國企業!
對西方來說,中國走什么道路,搞什么模式無所謂,但是中國不能超越他們。中國能賺多少錢,能賺什么錢,西方國家說了算。你破了這條,就叫不遵守游戲規則。沒有中國政府這樣一個強勢的主權實體罩著,你到市場上去跟美國企業搞公平競爭,分分鐘被吃干抹凈。[全文]
-
5G+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中國網絡安全嗎?
近些年,5G、物聯網、人工智能一直是科技圈的熱詞,隨著這些領域的技術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應用實現落地,社會經濟生活正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不過,當人們享受技術革新帶來的紅利時,網絡安全的風險也正迅速提高。[全文]
-
看待網絡安全審查,別當“二極管”
我們要避免成為“二極管”,在一個極端和另一個極端之間躍遷。要么就是認為它應該絕對地遵循技術市場的內生需求,要求最小化的監管,要么將它視作為洪水猛獸,甚至遵循早期搗毀機器運動的思路,對它進行過度監管。[全文]
-
構建“網絡安全”法律體系,中國已經開始撒網
中國立法起步時間上可能會晚于某些國家,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后發優勢。別的國家對我們采取什么限制性約束性的措施,中國也會做一個相應對等的設置。另外,出于國家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的角度,我們也做了相應的法律規定和約束。[全文]
-
網絡安全如何審查,讀懂這三部法律就明白了
在最理想狀態下,假設各個國家之間都是好人,不存在像美國這樣的惡霸級國家,整天想在全球網絡空間做一些其他國家網絡戰略數據的截取和不當利用的話,理論上說全球數據的自由流動和應用符合市場發展。[全文]
-
國安法一周年,看看英國留下的“政治部”還怎么作妖
英國人1947年撤離印度時就曾經玩過這一套,通過人員換血和資料保密,不留任何情報資源給印度新政府,導致印度獨立后長期陷于分離主義和宗教沖突當中不知該從何下手。香港在回歸之后國安工作無法可依、無權可用、無案可查,也跟英國人的刻意安排脫不開關系。[全文]
-
美國遭網絡攻擊是自作自受,換了我們能扛住嗎?
對于網絡空間國家層面的對手來說,它們有堅定的攻擊意志,能夠承受高昂的攻擊成本和代價,是在工程體系支撐下,由高水平的人員團隊從攻擊武器庫中選擇合適的裝備進行組合攻擊。這些恰恰是目前我們大部分網絡安全廠商根本無法抗衡的。[全文]
-
指責我“戰狼”,外媒更應反思是什么把我逼成“咆哮哥”
如果西方有人說我們現在有“戰狼外交家”等等,其實他首先應該看,為什么我們溫文爾雅的外交官都變成“戰狼”了?為什么他們會把我高志凱這樣一個一貫以溫良恭儉讓為原則的人變成“咆哮哥”呢?[全文]
-
中企擅用人臉識別賠了9200萬美元,背后是關乎每個人的大問題
平臺企業早已成為了巨獸,不能指望個人一直免費為這些龐然大物添磚加瓦;平臺企業也必須明白,免費的午餐不能一直持續下去,數字經濟的紅利該有更多人共享了,但這絕不是以失去個人隱私為代價。[全文]
-
黎智英保釋,是否違反國安法?
如果放任黎智英保釋,可能為香港國安法的司法提供一個壞的先例,其他法官就可以以此為據濫用保釋決定權,從而實質掏空國安法苦心孤詣設計的“審慎保釋”制度,并將國家安全利益與香港法治權威置于危險境地。[全文]
-
疫情以來首次往返內地和香港,內地朋友都在問一個問題
粵港澳健康碼談了很久,一直是只聞樓梯響。我最擔心的是以香港的抗疫進展,很可能在兩地部分通關數星期后,內地或香港又因秋冬季迎來新一波疫情而重新封關。香港和內地體制不一樣,只要我們相信檢測結果準確度,強求一個地方在數據上長期清零才能通關,不切實際。[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間諜用校園貸逼迫大學生竊取國家秘密,國安部披露細節
-
國家安全部:個別網民為間諜衛星“指了路”,造成泄密隱患
-
《稀土管理條例》發布:稀土資源屬于國家所有
-
行拘7日!乘客違規拍攝軍民合用機場致航班延誤
-
國安部:當“軍迷”在微信遇到“美女”間諜
-
王小洪河南調研:依法嚴厲打擊涉農違法犯罪
-
軍迷大爺6塊買到“機密”,立刻給國安打電話…
-
國安部:大學生投靠境外間諜機關,上演主動投案戲碼
-
某國間諜潛入我國,沒想到國安機關已布下天羅地網……
-
多人因將涉密資料上傳網盤被處理,國家安全部提醒
-
中國破獲MI6重大間諜案,“英方不承認也不否認”
-
駐港國家安全公署:絕不容許外部勢力干涉
-
國安又破獲英國重大間諜案,涉中央機關工作人員
-
政府機關人員因欠外債向境外提供涉密資料,獲利6萬,被判10年
-
國家安全部:稀土變“西土”?妄想!
-
李某某送“人情”致間諜銷毀證據潛逃,國家安全部:拘!
-
境外間諜機構恐嚇國內專家強迫“合作”,國安部提示
-
軍工專家淪為境外間諜:訊問期間百般抵賴,被判15年
-
國安偵破多起航天間諜案:以利誘脅迫等手段竊密
-
國家安全部:警惕境外間諜的“溫柔陷阱”
-
-
· 國家安全 ·
國家安全是國家的基本利益,是一個國家處于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在我國,國家安全部統一管理國家安全工作。2014年,中共中央設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1993年制定的國家安全法以反間諜工作為主要內容,已難以適應全面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的需要,于2014年11月1日被廢止,其大部分內容進入新反間諜法。新的國家安全法對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個領域的國家安全任務進行了明確,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今年4月15日是我國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
國家安全部揭露生態間諜案:“外國教授”借生態科研名義竊密
-
漁民捕獲海上竊密裝置,畫面公開
-
有自媒體賬號仿冒國安與粉絲互動,國家安全部提醒
-
國安部披露:神秘“85后”有力打擊敵人囂張氣焰,為祖國贏得尊嚴
-
國安部部長:要堅決挖“釘子”、除內奸
-
國安披露細節:當“大拿”來敲門,大談西方“自由民主”
-
細節披露!冒充國安干警行騙被判十年六個月
-
舉報境外對我軍事目標竊密重大敵情…他們獲國安機關表彰
-
“叛國者”黃宇,已執行死刑
-
熱搜第一!間諜竊取我國雜交水稻親本種子
-
女工程師為出軌對象做間諜17年,還拉攏副縣長丈夫搜集政府文件
-
男子拍攝軍港機密被判無期,四川公布6起危害國家安全典型案例
-
重磅!國安部回顧“十大反間諜案例”
-
國安部公布案件:境外企業竊取我國稀土領域國家秘密
-
被國安機關約見,轉頭就向同事泄密,還囑咐“這事兒別亂說”…
-
警惕!“隱秘”的調查暗藏國家安全風險
-
國家安全部:曾在涉密單位工作人員嘩眾取寵,主動泄漏國家秘密
-
國安部:反駁反華言論后被“人肉”,網癮少年舉報立功
-
國家安全部:偽造國安紅頭文件招搖撞騙?后果很嚴重
-
國家安全部:網戀交友、網絡求職……小心掉進隱秘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