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條立法和香港社會的“知情權”“言論自由權”
早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及落實后,美西方就已經對香港的政治角色作出調整,香港目前為《基本法》23條立法并不是造成西方國家態度轉變的原因。至于在歐美主導下的金融體系下,香港會不會不再被視為“國際金融中心”,這不是他們說了算的事。[全文]
-
要美國接受中國的崛起,可能遠不止五年
美國的打壓可能有兩個結果,一是美國經由打壓爭取到時間,自強不息,再次變得“偉大”,能夠維持其全球獨大的地位。二是美國未能壓倒中國的持續發展,本身元氣大傷,同時未能解決內部的種種矛盾,最終被迫接受“美中共管”的倡議。[全文]
-
用“聯邦”或“邦聯”解決臺海問題?癡人說夢
保留“軍事權”與“外事權”,不做香港,是個偽命題?!鞍盥摗边@個建議的死穴,就是先要承認每個成員的主權實體。不理會,已是客氣的回應。[全文]
-
在香港,怎樣才算“軟對抗”?
處理“軟對抗”的行為,并不是依法規管這么簡單。依什么法?怎樣規管?有關方面需要采取因時制宜的手段。[全文]
-
沙利文解說美國的臺灣政策,有什么新意思?
美國現在口頭說“一中”政策沒有變,已無任何意義。從美國的行動來看,其已深度介入、干涉中國內政,不斷對臺提供武器、情報、軍事培訓,對中國大陸的對臺政策指手劃腳、橫加阻攔,不時在海峽周邊展開情報搜集活動,鼓動盟友加入其針對中國大陸的對臺政策。[全文]
-
要避免“臺海一戰”,中美也許可以這樣談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美國進行了十多次兵棋推演,沒有一次是能勝出的。最近的一次也只是出現一個“三輸”的局面,即中美雙方均出現重大的傷亡及損失,而臺灣則會被打成稀巴爛,所以美國的統治階層,包括國防部的高層,也有認為不要打、不想打的“鴿派”。[全文]
-
是什么讓防疫政策的制定變得“很復雜”?
一些專家學者,一方面參與了醫藥公司有關藥物的研發,一方面又協助政府制定政策、向公眾解讀疫情。這些公眾人物在介入疫情時,都應先交代自己的利益關系,但現在都只能依靠個人的道德操守。這些有偏見的意見,自然也影響了公眾輿論及公共政策的的制定。[全文]
-
回顧香港三年防疫,躺平了嗎?
三年來香港基本上是跟隨內地的做法,新政府7月上臺后,在商界及輿論的壓力下對疫情基本上放棄管控,但并沒有放棄一些檢視及跟蹤的措施。上月在內地發生的情況,使兩地的疫情處理手法出現對調。以前是香港跟內地,從這個月開始,是內地學香港,而且走得過了頭。[全文]
-
美國的自由主義“信仰”會讓位于現實嗎?
現實主義者認為,俄烏沖突是美國的一個重大失誤,造成了全球力量平衡的重大變化,對美國極其不利。而自由主義者,如喬治·帕克及福山等,則認為這場戰事是自由民主全球運動的復興,是一場維護自由民主、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圣戰”,是美國“以道德為本的外交政策”的重生。[全文]
-
香港要實現“良政善治”,這些深層次矛盾是不可回避的
香港長期自命“國際城市” ,但實際上香港人的國際視野、情懷和認識都非常有限,香港的對外關系仍然非常薄弱及片面。香港所謂的“國際性” ,其實長期只是給外來人士及利益集團提供了一個活動平臺;本地人及其社會經濟活動的角色,多數只是迎合這些外來因素所作出的配合。[全文]
-
香港回歸25年,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
香港回歸25周年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作為曾經參與基本法起草的過來人,回顧香港問題四十年的往事,“變還是不變”,“干預還是不干預”,“兩制”會不會出問題,“50年不變是不是一個期限”,時間和實踐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全文]
-
從中美最新交鋒,能否看清對臺問題分歧的本質?
如美國不能維持臺灣地區與大陸分裂的現狀,會即時失去日本、韓國、菲律賓乃至整個東南亞對美國的信心及依賴。更不要說,統一后的中國國力會大大加強。這一減一加的后果,是美國不能面對的現實,這才是臺灣問題在目前及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中美關系中的微妙角色。[全文]
-
美國怕中國的一件事,我們卻沒有挑戰它
我國在全球貿易中占比超過20%,但用人民幣結算的量還不到2%,這個情況值得重視。[全文]
-
美國的臺海戰略不管是否“模糊”,都已失效
俄烏沖突給我們上的一課是,美國極可能會帶著它的盟友搞聯合制裁。我方能承受這情況多久?如不能承受,又會怎樣?我們有什么有力、有效的反制措施及手段?這些都需要我們提前做好預判和準備。[全文]
-
若制裁俄羅斯無效,警惕美遷怒中國掀中美關系風暴
美國在烏克蘭的企圖一時之間難以得逞,這讓美國剩下的“可用”的措施少之又少。面對中期選舉的壓力,節制中國也成為了炒作美國選民意向的熱門手段。美國正以中國為其最大的同級別競爭對手,準備對華遏制政策,這一切都表明中美關系將在今年夏天會迎來嚴峻的考驗,中國不能低估這個挑戰。[全文]
-
為何有部分港人仍幻想能“與病毒共存”?
中國的“動態清零”對策,有其必須有的社會條件及制度要求,世界上沒有幾個地方能抄用。香港與內地社會條件有差別,但也不至于令嚴厲的抗疫措施不能在港實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