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京三邀金正恩 俄羅斯終于著急了?
去年至今,朝韓領導人舉行了3次會晤、金正恩已四次踏上中國的土地,而美朝領導人也有兩次會面。為此,身處局中卻涉及未深的俄羅斯急需通過邀請金正恩訪問來確保其在半島局勢演變過程中的參與度,同時也為向外界顯示其在半島問題上的存在感。[全文]
-
俄再次派兵委內瑞拉,能否復制敘利亞介入模式?
3月23日,兩架俄羅斯軍機搭載大約100名官兵和軍事裝備抵達委內瑞拉首都。這是俄羅斯不到4個月內第二次向委內瑞拉派出軍機。盡管俄官員說,“沒有什么神秘之處”,是為了“交流磋商”。但與去年12月相比,此次在時機上無疑更為敏感。[全文]
-
美從敘撤軍,氣得國防部長都不干了
一旦法國和沙特等國基于各自地緣政治利益深度卷入敘利亞戰局,屆時新老玩家的激烈利益碰撞將讓敘利亞局勢更加混亂復雜。美國突然撤離帶給敘利亞的恐怕不是期許已久的和平,相反是暗流涌動、充滿不確定性的下一輪地緣政治較量。[全文]
-
俄烏刻赤海峽沖突,各自都有哪些“小算盤”?
普京曾誓言“永不歸還克里米亞”,此次強力阻止烏克蘭軍艦通過刻赤海峽,向外界充分展示了捍衛克里米亞的意志和能力。在烏克蘭仍經濟低迷、腐敗嚴重的背景下,不斷挑動民族主義情緒成為執政乏善可陳的波羅申科謀求連任的唯一王牌。[全文]
-
文在寅訪朝,在朝核問題上想“坐駕駛位”?
導致美朝無核化談判進程停滯不前的最重要因素是雙方各自側重的核心訴求未能形成同步。礙于嚴重缺乏互信,雙方目前誰都不肯輕易邁出第一步。而文在寅一直主張半島無核化問題一定要通過韓朝、朝美首腦會談予以解決。[全文]
-
“小俄羅斯”領導人遇刺身亡,又給了美國一次離間歐俄的機會?
從扎哈爾琴科過往的反烏克蘭政府和極度親俄的政治立場看,俄羅斯應該沒有刺殺他的足夠理由。而扎哈爾琴科遇刺事件之前卻接連傳出烏克蘭將終止烏俄友好條約、烏克蘭擬購買美國防空系統的消息反倒是讓烏克蘭配合美國利用扎哈爾琴科遇刺事件制造局勢緊張的嫌疑急劇上升。[全文]
-
訪華前與日美勤互動,馬哈蒂爾要打什么牌?
馬方的南海新政對正在磋商的“南海行為準則”以及南海局勢會形成多大沖擊尚難預料。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美日此時的介入將讓中馬之間的這兩個問題變得復雜微妙。[全文]
-
“特普會”頂多是為美俄關系止損
在俄看來,美國不但背信棄義推進北約東擴擠壓其戰略空間,還企圖擊碎烏克蘭這塊實現俄大國夢的關鍵拼圖。而在美看來,俄收留斯諾登、接納克里米亞、干涉美國大選等舉動背后,是對其全球霸權和價值理念的公然挑釁。這恐怕才是美俄關系最難以逾越的心理鴻溝。[全文]
-
沙特聯軍為何突然對也門發動最強攻勢?
沙特認為,“特金會”成功舉行會對伊朗產生一定的心理震懾。而沙特一直指責伊朗暗助也門胡塞武裝對沙特實施“軍事入侵”。沙特聯軍此時是抓住了“特金會”外溢效應、伊核協議處于危機關頭,伊朗不便輕舉妄動的機會向也門發起強攻。[全文]
-
“特金會”取消,半島形勢急轉直下
美朝在無核化路線圖分歧的背后,是雙方幾十年來所積蓄的嚴重信任赤字。朝方害怕一攬子的無核化方式將無法保障其最為在意的安全關切,而美方擔心“分階段、同步走”的無核化進程會重蹈覆轍,反而為朝鮮核武器研發贏得了時間和資金。[全文]
-
留給普京兌現“奇跡”的時間不多了
盡管在外界看來,普京邁進他的第四任期似乎不費吹灰之力,但事實上普京對待此次大選的態度卻極為謹慎,甚至是精心布局。2000年普京曾言“給我20年,還你一個奇跡般的俄羅斯!”伴隨普京4.0時代即將來臨,留給他兌現承諾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全文]
-
越戰后美航母首訪,又要攪局南海?
“卡爾·文森”號在抵達越南之前,于中國農歷新年的第一天現身南沙群島。不僅如此,美軍還邀請了來自新加坡、美國、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的記者上船過夜。在參觀過程中,美軍向他們大談巡航南海意義的同時,還突然宣布該航母戰斗群“已在南沙群島內”。[全文]
-
日裔海軍上將任駐澳大使,特朗普是要一石三鳥啊
日裔海軍上將哈里斯被特朗普提名為駐澳大使是美國拉攏澳大利亞、離間中澳關系、為“印太戰略”提速的一石三鳥之策。哈里斯是美軍歷史上軍階最高的日裔軍人,被日本右翼稱作“最強的守護神”。[全文]
-
朝韓“冬奧外交”究竟能走多遠?
金正恩在新年賀詞中指出要發展更多具有實戰的核武器和導彈,而美韓此前也認為朝鮮尚未掌握諸如導彈重返大氣層等一些關鍵技術。深諳戰爭邊緣游戲的朝鮮其實很清楚現有的核導發展水平已經接近懸崖邊。[全文]
-
因為安倍,文在寅訪華又多了個看頭
文在寅訪華之際恰逢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他的重慶之行還將訪問“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這一見證中韓并肩抗日的歷史遺跡,用意不言自明,即中韓共同向在右傾化道路上暴走、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的安倍政權發出強烈信號。[全文]
-
逢奧必反,不認伊核協議成特朗普又一“交易的藝術”
傳統政治精英出身的奧巴馬與“反建制派”自居的特朗普一直相互瞧不上,現特朗普“逢奧必反”,正試圖一項項推翻前任的政治遺產,這其中就包括奧巴馬外交政策最大成果伊核協議。而今,美國國會掌握生殺大權,伊核協議的命運難言樂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