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要想解除危機,秘訣只有一個字——拖
宣判之后沒多久,給特朗普捐款的網站因為想捐款的人太多而崩潰了??梢娪邢喈敹嗟娜苏J同特朗普”這是政治迫害”的敘述,這其中只要有足夠的少數溫和中間派,對特朗普的選情影響就不會太大。[全文]
-
布林肯訪華,可用16字概括
布林肯帶著白宮“和平與穩定”的目標來,但具體的議題并非完全充滿善意。在美方視角下的一些雙贏動作,實際上需要中方做出較大的改變及配合。[全文]
-
特朗普這個TikTok的系鈴人,能做解鈴人嗎?
特朗普不久前和億萬富翁杰夫·亞斯(Jeff Yass)進行了一次非常友好的談話,而亞斯持有TikTok價值330億美元的股份。此前,亞斯也曾威脅共和黨人,如果他們支持這項反TikTok的議案,他就切斷對他們的資金支持。[全文]
-
拜登將計就計,這下輪到共和黨尷尬了
當前這幾個回合下來,特朗普和一些共和黨人吃了啞巴虧,拜登反而在這個議題上逐漸掌握了主動權。[全文]
-
打打談談,互相要價,成為中美關系的新節奏
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可以向世界釋放一個重要信號:就是兩個競爭中的超級大國依舊可以穩定住雙邊關系,依舊可以有效地管控分歧、維持穩定的方式,以及依舊可以有長期的、全方位的溝通渠道。[全文]
-
相比耶倫、雷蒙多,舒默訪華有三大不同
“這樣的互訪只是走一下形式罷了,最終也不會有什么實際的具有突破性的結果?!彪m然這樣的判斷總體上不會有太大的差錯,但可能同樣會忽視這次代表團訪華與此前拜登政府高官接二連三訪華的差異,以及其所帶來的特殊意義。[全文]
-
麥卡錫失利,中國能松一口氣嗎?
原本如果麥卡錫順利當選,他甚至最早可能在1月中旬的眾議院假期中考慮去臺灣,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其原有的目標,還能讓拜登及民主黨觸霉頭,破壞布林肯訪華,以牟取更大的政治資本。[全文]
-
如果國會調查報告是一鍋溫吞水,特朗普就是水中青蛙
此次調查報告推出得很匆忙,沒有提前放風,也沒有給媒體或公眾提供要點導讀,使得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報告具體有什么新內容。這反映出委員會顯然是沒有時間了,政治形勢將迅速變化,眾議院馬上就要由共和黨作為多數所主導,而調查委員會因此也將不復存在。[全文]
-
特朗普開始自救了
特朗普著急參選恰恰反映了他當前的艱難處境,反映了他的“弱”。如果他能呼風喚雨,如果他仍舊是毋庸置疑的共和黨的領袖,如果他并不需要通過參選來緩解一些棘手的問題,何必要這么著急呢?[全文]
-
美國中期選舉埋下了2024年混亂的種子
2022年的中期選舉濃縮了美國黨爭的一些重大挑戰,而這些挑戰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兩年被總統大選的周期徹底放大。已經埋下種子的制造混亂、挑戰制度的操作也很可能會在2024年被更為嫻熟地使用。美國的體制將迎來更為猛烈的沖擊。[全文]
-
推翻“羅訴韋德案”,僅僅是美國法制和人權大地震的先兆
當前裁決認為“羅訴韋德案”所依賴的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在被通過時并不承認墮胎是根本權利,因此相關權利不受這一修正案保護。一旦這樣的邏輯成立、且有了先例后,同性戀的權利、跨種族夫妻的權利、甚至采取避孕措施的權利等等,都有可能因此不受美國法律保護。[全文]
-
有“理論”支撐,極右翼槍擊案更無解了
“大取代”理論聲稱當前美國有人在實施一項宏偉的計劃,讓有色人種來替代白人人口。很多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者本來就將美國的非白人移民歸咎于猶太人,所以這個理論的支持者同樣也與反猶主義、新納粹主義的勢力匯合。[全文]
-
都成準“戰時總統”了,拜登為何還是扶不起?
老布什和小布什時期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都分別使總統的支持度迅速攀升。而從炒作俄羅斯動武算起,到沖突實際爆發并延續至今,美國公開地深度介入俄烏沖突已經有數月之久,拜登的民意支持率為什么反而降到了低谷呢?[全文]
-
國會山事件一周年:“政變”已成功
美國的制度設計本應是垂直問責的,被選舉出來的官員、議員主要對自己選區的選民負責。但自國會山暴亂以來,尤其是在共和黨內,特朗普一手遮天、議員直接受特朗普這個已卸任總統控制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美國管理政治活動的基本規則與制度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文]
-
“占領國會山”背后:一天三種“政變企圖”
一直以來,外界總有人覺得美國的制度是非常具有韌性的,甚至如果選出來一個非常糟糕的總統,最終結果并不會太壞。而1月6日發生在華盛頓的事件告訴我們,事情并非如此。值得指出的是,當天美國可能經歷了三次不同層面的政變企圖……[全文]
-
《外國公司問責法》,也許反而為中國股市做嫁衣
法案包含的“連續三年不能滿足”的相關描述其實也暗示了條款制定者的心虛。很顯然,這個時間線的設計告訴我們,美國政客們也并不希望法案里的相關條款措施會最終被付諸實踐?,F在特朗普及共和黨已經沒了后顧之憂 ——反正出現爛攤子也是拜登的爛攤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