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稿|不顧一切的脫鉤:美國國會為何瞄準這家中國企業
《生物安全法案》目前的草案瞄準了藥明康德等五家中國生物技術公司。美國試圖加快擺脫對中國生物制造的依賴,已經不顧一切。[全文]
-
專稿丨歐盟下手,釋放了一個深層信號
和美國不同,雖然歐盟的變數多,但仍中國車企寄予厚望并盡力爭取的一個大市場。 當然,在保守勢力和燃油車利益集團的影響下,假如歐洲最終選擇縮減自己的電動汽車雄心,也并非不可能。[全文]
-
中國經濟新舊動能并不對立,先立后破有三條路徑
中國經濟可能的新動能在哪里呢?已形成路徑依賴的辦法,真的能找到替代嗎?我們無路可走,必須要把新動能找出來。我認為有三個方向,可以用三句話概括。[全文]
-
新質生產力要讓工程師文化重新變為時尚
在大量的傳統崗位無法滿足中國大量適齡勞動者的就業需求時,就需要新的就業場景。而以創新為主導的新質生產力恰好可以滿足這種期待:提供更多體面舒適工作,讓勞動者們擁有更有自由和閑暇的生產力。[全文]
-
喊話李佳琦的醫生,可能道出了中美經濟的本質不同
在國際競爭中,技術壁壘當然重要,但由于美國的制裁屢上新聞,技術壁壘或簡單說“卡脖子”的作用被過分夸大,我在此更愿意強調場景壁壘的重要性。[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