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團結的力量”:在上海對話全球南方學者
2023年5月6日,由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主辦,觀察者網觀視頻和《東方學刊》共同協辦的2023思想者論壇順利舉行。本次論壇以“團結的力量:對話全球南方學者”為題,高度契合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劇烈變動、國際輿論格局亟需變革的時代背景。[全文]
-
柯文思:有些人試圖“摧毀”《雄獅少年》,這并不合適
(觀察者網 訊)去年底,國產動畫電影《雄獅少年》上映后,口碑迅速兩極分化。影片最大的爭議點,并不在劇情,而是[全文]
-
后西方世界中國道路的意義,2021年思想者論壇在滬舉辦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12月4日,海內外40余位專家學者匯聚線上線下,參加由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觀傳媒、上[全文]
-
張旭東《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出版
作為“張旭東作品系列”的第三部,全書是一部西方思想經典導讀課程,也是關于現代國家與個人、自我與他者、普遍性與特殊性等現代性核心議題的觀念史梳理和文化批判專著。[全文]
-
張維為《中國戰疫!》2020上海書展簽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一次影響范圍最廣的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更是對全世界所有國家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在這場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大考下,中國交出的答卷讓世界矚目。[全文]
-
BBC主播一句話把張維為逗笑了
【視頻/觀察者網 周千千】7月21日晚,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接受BBC采訪。關于香港國安法,他表[全文]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讓百花的芬芳沁潤心田——從“文化更加繁榮”品味我們的小康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全面小康與民族復興相互激蕩的奮斗征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全面推進,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文化自信更加彰顯,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一個百花齊放、文化更加繁榮的中國正在向我們走來。[全文]
-
-
· 這就是中國 ·
-
美國是否會分裂?
美國聯邦制度下,聯邦政府與地方州政府結構性的對抗使得美國制度難以維持穩定,就像是一枚旋轉的硬幣,需要你不停地施加外力,否則就會倒下——不是倒向解體,就是倒向集權,而解體自然是更容易。[全文]
-
實力邏輯是“臺獨”唯一能懂的邏輯
我們的海警、海監、漁政、解放軍打出的一整套“組合拳”,通過島內外媒體的廣泛傳播,已經對“臺獨”勢力產生了強烈的震懾。同時,這對被“臺獨”勢力長期洗腦的許多臺灣民眾也是一個教育的過程。[全文]
-
紅海危機,何去何從?
中東是“帝國的墳墓”,卷進去你累死,不卷進去你沒有身份??纯粗袊懿荒荛_創先例,中國現在軍事不卷入,但在經濟和政治方面尋求合作,所以怎么才能擺脫歷史上那些大國的尷尬處境,是對中國人戰略智慧的一個挑戰。[全文]
-
中國數字經濟到底走到哪一步了?
更重要的是,數字技術要很好地應用,必須要有效解決標準化問題,不要認為簡單地采用了數字化,效率就一定會提高。否則,當改變一個產品時,有可能面對的是原來建的整個生產線要全部重建。這個問題很難完全避免,只能說我們設計好的話,可以盡量減少損失。[全文]
-
直面西方話語對中國的圍剿,讓“中國學”回到中國
我們要進入西方話語,這沒有問題,我們都進去過的,但進去之后要能走出來,出來后這個世界就很精彩,否則你既讀不懂中國,也讀不懂世界。[全文]
-
中國模式究竟是什么?為何西方左派和右派都在誤讀?
中國的崛起,讓他們恐慌和焦慮,連中國孔子學院資助西方的大學教授漢語,也使他們膽戰心驚。之所以如此,除了本能地自我保護西方習以為常的霸權之外,就是因為中國在三個傳統之間來回往復的探索,讓他們在認知和價值取向上無所適從。[全文]
-
中國政治文明為何是獨一份的存在?
中國的地勢分為三個大臺階、“山水林田湖草沙”都不一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種豐富性帶來治國理政的挑戰,但我們有本事把這么大的國家治理好,這當中就有很多經驗。[全文]
-
中國人審美自信的覺醒!
國潮是一代中國青年們主動構造起來的一種審美潮流,一種風尚。這里面核心的問題就是文化的主體性和審美主權的問題。[全文]
-
與其讓“暗獨”忽悠大陸,不如直面“明獨”徹底解決臺灣問題
我是1980年大學畢業,當時我們雖然在臺灣生長,可是問自己的是,中國往何處去,不是臺灣往何處去;我們思考的是在中國的大未來里面,自己有什么角色。但現在的臺灣孩子,進入了一個狹小世界,欠缺領路人把他們的眼光打開,讓他們知道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全文]
-
東方之美:重新確立我們的審美權
我們中國的美學經驗,有一個東西是最難分享給世界的,它滲透著我們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也呈現出我們中國人的創造觀和做藝術的方式。中國人審美經驗中最獨特、最本質的,就是對于山水的觀照與感應。[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