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農村不是只能種地,鄉村振興激活大量新業態
縣域經濟和鄉村振興很大程度上是應對全球化挑戰的基礎,是我們的布局。如果沒有這些布局,就等于把自己完全不設防地袒露給主要競爭對手。[全文]
-
只為資本利益服務的旅游,能叫旅游嗎?
為什么現在很多旅游點越來越門可羅雀?很大程度上,旅游產業資本已經把自己玩死了。[全文]
-
錯過了“鐵公基”、房地產的,抓緊往這兒看
很多不了解“三農”的人往往一上來就問“農業有什么搞頭”。當然沒搞頭,誰讓你搞農業了,我說的是鄉村振興,誰跟你說農業是投資領域?不能再用舊觀念來看待新形勢,否則就會吃虧。所以,說清楚了,現在要投的第三資產池,可不是勸你投農業,不能理解錯了。[全文]
-
全球危機的根源是“資本過?!?,中國怎么應對
就在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相繼開打以來,中央明確做出了一個新的投資規劃——7萬億投資于“鄉村振興”。但是,在還沒有形成更好的投資方向前,先解決什么問題?[全文]
-
中國工業從何而來?先從一場“經濟危機”說起……
今天,我們有如此全面的制造業體系和當年的一窮二白之間,有著強烈的對比關系。國家資本壯大和私人資本之間的矛盾,以及國家資本和分散小農之間的矛盾,都是我們在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必須克服的矛盾。[全文]
-
中央為何強調縣域經濟,產業留得住嗎?
今天,僅靠農業第一產業來提升農民收入已經非常難,即使很多地方和部門的同志非常努力,但效率也很低。對此,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把產業留在縣域,要讓農民獲得更多的產業增值收”,其意在于讓生產者獲得“一二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收益。[全文]
-
區域開放后,中國農業生存危機有多大?
中國這樣的工業化國家,農業要素要按照工業定價,你雇用勞動力,租用土地,注入資金,來搞農業生產,光是成本就已經高于人家的國際價格。假如沒有政府保護,那就沒有人干農業了。[全文]
-
有些學科不愿跟進“生態化”調整,但我們不能再這么激進了
看待下一個階段的轉型,希望大家高度關注生態空間資源開發,其中一定要體現的是空間正義,一定要防止的是空間開發造成基尼系數進一步拉大。[全文]
-
今天的民營企業家,可以從張謇身上學到什么?
當前中國民營企業所遭遇的困境,應該說和張謇的大生集團在20世紀20年代所遭遇的困境有很大的相似性,即企業在某一個領域進一步擴張之后所遭遇到的內外環境的根本性改變所致。[全文]
-
不想繼續被美國打壓,就要用人民幣去挑戰
老冷戰是怎樣向新冷戰轉化的?本質上仍然是美元體系作為世界上的單極霸權體系,它既然可以在后冷戰時期壓住歐元、打掉亞元崛起的基礎,那現在面對中國用人民幣來完成結算,也就是在金融資本階段的幣緣戰略挑戰,當然也是不可能容忍的。[全文]
-
中國被美國扒了兩層皮,還有人妄想中國做美國的助手?
2001年美國出現危機,2001年中國提出跟美國形成反恐戰略合作關系,接著中國開始大量向美國出口商品,向美國輸出資本。這種雙重輸出,被我們說成是從中國“這頭牛身上剝兩張皮”。有些人是好伙計,從你身上剝兩張皮,你還一天到晚高高興興的。[全文]
-
今天的集體經濟主要不是搞生產,而是學會吃租
今天中央提倡搞集體經濟,很多人不知道集體經濟是干什么的,我告訴大家今天的集體經濟主要不是搞生產,而是學會吃租。農業社會吃的是地租、農業租,工業社會吃的是廠租,現在是生態社會,吃的是資源租、空間租,是鋪租。[全文]
-
新冷戰究竟新在哪里,為何讓人措手不及?
明明是資本利益沖突,美國非要制造很多意識形態說法,將各種莫須有罪名強加到中國頭上。中國對此有任何應對嗎?沒有。因為“美制、美言”大行其道,以致于我們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制度準備和話語準備,來應對當前非理性的新冷戰挑戰。甚至當我們把這些問題提出來時,還有人說你們怎么敢提新冷戰。[全文]
-
土地政策“在地化”,對當代鄉村有多重要?
當前的土地政策非常明顯地“去在地化”,照搬西方制度體系,簡單地把教科書上講的土地要素擴張形成規模經濟才能進入現代化的主張,當成土地政策激進化的依據,就會出現資本下鄉圈占資源,把農民的自主發展權變成資本收益權,派生了資本與農民的對抗性矛盾。[全文]
-
疫情影響下的全球化危機
這次疫情止于何處?我們說,止于鄉關。不是靠著多么大的力量去調動起來,去面對面應對疫情,當然這個很重要的,是主攻方向。但大家看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被忽視,是農村衛生防疫力量最薄弱,但農村卻恰恰可以實現脫鉤,是在地化的。[全文]
-
我從20年前就講,最該立的法是“農民權益保護法”
村社是生態資源價值化實現的第一經濟主體,今天中央提重構新型集體經濟,可惜又被很多人污名化,質疑成“復舊”。其實無外乎生態資源不可分割,而村社是生態資源的定價主體。所以今天的鄉村難道貧困嗎?不,是你沒把定價權給它。何為鄉村社會的自主發展?當它可以自主對生態資源定價時。[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