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美國大選觀察
觀察者網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解讀2020美國大選,為您帶來最靠譜分析。
-
傅高義的臨終遺言,拜登聽懂了嗎?
佩洛西說我們要建設同一個國家;拜登也講,整個美國要聯合起來,但他做的是要打擊特朗普主義,但越打擊就越對立。
-
“睡王”來了,熟悉的味道有了,但燈塔能亮嗎
普京做了一件事,他在“睡王”就職典禮之前進行了一次直播,舉行了一個東正教的宗教儀式,冰天雪地,零下溫度,整個人脫掉衣服浸下去三次,在一個冰窟窿里面進行了深度洗禮。普京在傳遞一個信號:我身體很好,拜登你行不行,這點到了一個要害。
-
病毒+特朗普,劇透了美國后續劇情,中國看到了
4年來,已經習慣了特朗普每天現身說法給中國全國人民講解何為美國、何為美國總統、何為美國政府、何為美國政治,再換一個言不由衷、陳詞濫調、套話連篇的虛偽總統上來,不習慣了怎么辦?特朗普的課還沒聽夠怎么辦?
-
現在輪到美國深呼吸,退一步了
坎貝爾說,中美彼此都應停下來,深呼吸一下,也許后退一些,反思一下。中國一直在深呼吸,保持最大節制,只有在不得已的時候才強力反制。但特朗普政府直到最后依然不遺余力地往美中關系里下毒。中國愿意再次深呼吸,但這次輪到美國了。
-
“裸奔”總統“川建國”給世界留下了哪些“貢獻”?
特朗普在執政四年之后給世界留下了至少三件禮物:第一,世界開始認真思考美國是不是還有資格成為世界的霸權。第二,人們更進一步思考所謂的霸權和新自由主義領導下的國際秩序究竟還有多少生命力。第三,世界開始思考美國不行了,那么中國的崛起應如何理解。
-
蓬佩奧,心態崩了
蓬佩奧在美國霸權面臨可能走向衰退的歷史關鍵時刻,朝著讓美國霸權加速衰退的方向,狠狠地踩了一腳油門,而他自己還為此沾沾自喜,極其得意。美國歷史上最差的國務卿——蓬佩奧先生,走好不送。
-
美國理解不了天安門城樓上這兩句話
我們構建現代國家,從來不只是為了構建一般意義上的主權國家。天安門城樓上始終是兩塊標語并舉:“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古老中國通過革命建國的行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時,也表明我們從來都包含著超越一般性國家認同的“天下”關懷。
-
糟糕,特朗普當著全世界的面“親”了我
我躲過了他的擁抱,但換來的是更糟糕的結果??偨y探過身來,把嘴貼近我的右耳,說:“我真的很期待跟你共事?!辈恍业氖?,從媒體拍攝的角度看來,他好像在親我。全世界都“看到了”特朗普親吻了這個將他送上總統寶座的人。天哪,再沒有什么比這更糟糕的了。
-
避難后,這位民主黨參議員如此反思…
此次襲擊暴露了我們民主的軟肋,導致世界各地發出質疑:美國民主的未來是否陷入了危險?如果不解決這些軟肋,他們會指責我們偽善。為了讓美國民主繼續存活、讓美國繼續“捍衛”全世界的自由,我們要經受住這次考驗。全世界可都在看著我們。
-
“燈塔”隕落,出路在何方?
要了解以“自由世界”領袖自居的美國怎會落到如此地步,就應該把神話和偶像崇拜扔到一邊,并回歸歷史。共和黨自1968年以來贏得了白人多數選票,民主黨則掌握了黑人和其他族裔的選票。這一巨大的歷史反轉,被里根和特朗普放大,預示著美國將無可避免地陷入沖突。
-
特朗普被踢出推特,下一個是誰?
如果政府封停賬號,會被譴責為“事前限制”;但對公司,法律沒有限制。這種事發生過一次,就可能發生第二次。臉書和推特都沒有主要競爭對手。公眾依賴它們進行未經“過濾”的溝通。我們該如何看待大公司巨賈老板們的“封殺”權?
-
民主黨是在刁難共和黨建制派?還想和解嗎?
民主黨出拳的意圖,就沒想要和解,就是動用一切手段要讓特朗普難看。它的操作是一波一波來的,你不讓我達到目的,我就用下一波,下一波還達不到,我就再用下一波。核心目標就是要斬斷特朗普的政治前途,讓特朗普沒有通過法定程序再獲得公職的可能性。
-
“勤王”動員令是一場美國民主的911
美國民主在價值與制度上的韌性及自我修復能力,我們從1月6日沖突事件中兩黨與國會兩院的聯合護法行動中已可見一斑,但這種重建民主的共識在美國內外沖突條件下仍非常薄弱。這需要美國法治的力量、民主黨的政治節制、共和黨的政治反思以及美國社會的團結與和解。
-
特朗普被封殺,默克爾認為“有問題”,我看問題很大
在特朗普以及相關人員的社交媒體賬號受到了嚴格限制之后,恐慌也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憑借著技術力量等優勢,推特與臉書這樣的企業自己成了法官、警察、以及檢察官。如果這件事成了先例,它們可能就會對美國與世界政治產生影響。
-
民主黨要是逼迫太甚,美國真要脫軌了
如果民主黨繼續窮追猛打,想追究特朗普的責任,就會逼迫特朗普祭出各種荒腔走板的招數,比如自己赦免自己。而且對特朗普而言,即使自己逃過再次被彈劾,堅持到1月20離任,最大的隱憂還是無法保證在自己離任后不追究。
-
“軟實力”提出者:事到如今,我對美國依然有信心
即使是在世界各地抗議美國越南政策的示威人群中,抗議者們唱的更多的也是馬丁?路德?金的《我們一定會勝利》,而不是共產主義者的《國際歌》。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元軟實力”。
-
-
資訊 Informatio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