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沃爾夫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經(jīng)濟評論員
-
央行并非危機的幕后黑手,只是更強大力量的傀儡
和許多人的想象不同,央行并非危機的幕后黑手,而只是更強大力量手中的傀儡。央行誠然犯了錯誤,也許央行的貨幣政策本應在危機之前提早開始、在危機之后提早結束。但在金融自由化已成事實、世界經(jīng)濟遭到巨大沖擊的背景下,即便央行做到了上述要求,恐怕也于事無補。[全文]
-
我們需要全面的金融框架應對危機,中西方合作尤其重要
這個世界最具破壞性的力量是冷漠的自然和邪惡的人性。在最新的《世界經(jīng)濟展望》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著重強調了“生活成本危機”。導致這些危機出現(xiàn)的原因是抗疫政策、疫情后經(jīng)濟不平衡的復蘇以及俄烏戰(zhàn)爭。疾病和戰(zhàn)爭確實動搖了我們的世界。[全文]
-
強勢美元沖擊下,英鎊與盧布都令人驚訝
美元升值往往會給世界經(jīng)濟帶來收縮壓力。美國資本市場和美元的作用遠大于美國經(jīng)濟相對規(guī)模的地位。美國的資本市場是世界的資本市場,它的貨幣是世界的避風港。因此,無論何時,只要資金流改變方向,從美國流出或流入美國,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全文]
-
全球化不會消亡,但將使更多發(fā)達國家白領失業(yè)
全球化的未來前景如何?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今年6月,我曾提出,與日益流行的觀點相反,“全球化并未消亡,它甚至都不處于日漸消亡的狀態(tài)。但全球化確實在發(fā)生改變”。促成全球化發(fā)生改變的一大主要原因是遠程服務業(yè)的發(fā)展。[全文]
-
要停煤電?發(fā)達國家得撒錢啊,每年來個1000億再說
盡管中國、美國、歐盟、印度和日本將是關鍵,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自解決這一問題。個別國家將探索可行的道路。但協(xié)議必須達成,特別是中美之間的協(xié)議。正如孟加拉國總理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的那樣,富國必須幫助窮國。[全文]
-
疫情后亞洲新興經(jīng)濟體受創(chuàng)最重,但不包括中國
受創(chuàng)最嚴重的經(jīng)濟體將是亞洲新興經(jīng)濟體(不包括中國),目前預測這些新興經(jīng)濟體2024年的產出將比2020年1月的預測數(shù)字低9.4個百分點。拉丁美洲的降幅為5個百分點,世界為2.3個百分點,中國為2.1個百分點。但對高收入經(jīng)濟體(美國除外)而言,預測只有0.3個百分點的降幅。[全文]
-
比特幣“應該是非法的”
多場技術革命開辟了新的天地。但這些技術革命卻并不決定體系的架構。公共機構必須確保人人都能享有安全高效的支付系統(tǒng)。公共機構有必要監(jiān)管甚至淘汰危險的新玩家。[全文]
-
G20會議成就有限,人類要學會順勢而為
我們可能想繼續(xù)過彼此孤立的小日子。實際上,看看美中兩國正日趨對立的關系,我們顯然是在朝這個方向前進。但這是行不通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里,共享同一個星球。我們有能力順勢而為嗎?這是21世紀最重要的問題。但我擔心,答案是不。[全文]
-
我們是高收入民主國家,我們有權這么做
“我們不需要七國集團”?我不同意這一點,高收入的民主國家在共同利益和價值觀領域協(xié)調政策,這很正常。當民主國家走下坡路,權力中心從美國和盟友向中國轉移時,這么做很自然。[全文]
-
如何與來自火星的中國相處?
假設今天中國的體制和我們一樣,我們還會有這些怨恨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還是會有很多怨恨,至少還有50%吧。向世界解釋中國不能解決太多問題,因為權力的轉變是真實存在的。[全文]
-
中國不要低估對手,美國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會衰落
對美國國際地位的最大威脅不是來自中國,而是來自于自身。如果它選出的領導人蔑視民主體制、種族多樣性、全球聯(lián)盟、科學和理性,它就必將會衰落。共和黨人未能與特朗普切割,就使得這種可能性變得更大。如果美國人無法齊心協(xié)力,那落得衰退的下場就是自作自受。[全文]
-
借遏制中國以謀取政治好處,真的可行嗎?
美國應如何應對崛起中的中國?這是美國新政府亟需解決的最重大問題之一。許多美國人認為某種形式的遏制是可行的,這是拜登政府及其前任所能達成的少數(shù)共識之一。我們可以看到遏制中國在政治上具有怎樣的好處:共同的敵人可以使一個分裂的國家團結起來。但這個政策真的可行嗎?我相信答案是:不。[全文]
-
疫情之下,政府不愿高科技巨頭集中掌握影響社會的能力
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里,新冠病毒徹底改變了世界。這場瘟疫最終將把我們的世界變成什么樣子呢?對這個問題,我們還知之甚少,我們需要在一個宏大的視野中展開思考。要知道,在疫情爆發(fā)前,這個世界已經(jīng)麻煩纏身了。[全文]
-
現(xiàn)在的情況艱難又危險,我們不能無所作為
二十一世紀中美之間的斗爭與十九世紀德國與英國之間的斗爭有著不可思議的相似之處。這兩次斗爭的特點都是:本是相互高度依存的兩個國家卻使用關稅威脅、標準制定、技術盜竊、金融制裁和基礎設施投資等手段來獲取競爭優(yōu)勢。[全文]
-
我們一直想把中國強行納入西方架構內,這是行不通的
我們需要接受舊的秩序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的事實,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國際合作秩序,否則就要看著世界陷入無序的狀態(tài)。美國需要改變,因為目前的美國路徑將擊碎西方秩序,這不僅對我們來講是有破壞性的,對全球來講也是無益的。[全文]
-
美國經(jīng)濟為何令人失望?“收租資本主義”不是唯一解釋
我們需要構建一個有活力的、每個人都能夠在其中獲得利益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體系。然而我們所看到的似乎是失穩(wěn)的“收租資本主義”、弱化的競爭局面、乏力的生產率增長、日益加劇的貧富分化以及退化的民主制度。我們必須改革當下的政治經(jīng)濟體系的運行方式,否則這個體系將走向終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