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控金融風險,應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這里的“社會主義”必然意味著金融的人民性、政治性、為實體經濟服務,不同于那種唯利是圖,吸干實體經濟,脫離人民群眾的西方金融發展模式。[全文]
-
全球化使大量中企依附國際產業鏈,這意味著“低端鎖定”
產業鏈上不同的企業地位是極不相等的,有的屬于主導企業,有的的是核心企業,有的是依附性企業。這種地位上的差距反映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上的巨大差異。[全文]
-
貿易摩擦讓好多人感到恐慌,這來自長期的崇美心理
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很多人說實際對GDP的增長沖擊也不會多大,可能也就1%左右。但我個人認為,貿易摩擦沖擊的不僅僅是貿易,好多人還產生了一定的恐慌心理,這種恐慌心理來自于長期以來的崇美。這些是信心層面的打擊。[全文]
-
這件事美國越反對 越說明我們做對了
中美貿易摩擦不是為貿易而戰,而是為技術而戰。他們真正的目標是壓制中國的技術,一是封死引進技術這條路,二是封死自主研發。瞄準的目標很準確,從這角度來講,我們走的這條道路是對的。[全文]
-
別人金融危機我們卻在修路,很多人都以為中國要虧死了
財政部門真正具有巨大債務能力的應該是中央政府,不能在民營企業。中央那一層的財政,過分地關心所謂的遵守財政紀律,把這些負擔轉移到地方政府,或讓企業家去承擔,自己盡量不負債。我覺得這個邏輯是有點問題的。[全文]
-
今年宏觀調控,“資金販子”要小心了
中國的宏觀調控,憑借其強大的國家能力對經濟的積極介入,能夠將“?!鞭D化為“機”。這具體表現為利用經濟下行的機會,將項目庫中成熟的項目推向社會。項目一般都存放在發改委,之前也進行過論證,大多為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成熟項目之前為何不啟用呢?[全文]
-
競爭型市場經濟中,國企該有何種擔當?
國企在非競爭性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大部分成長迅速,經濟效益良好,原因通常被認為是壟斷+高價。但仍有部分企業處于競爭性領域,效益也不好,有的被認為是僵尸企業。那么國有企業如何適應競爭型的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又應該發揮什么作用?[全文]
-
美國指責中國國企,因為他們真懂國企的作用
國有企業的作用就在于彌補市場的缺陷,在那些存在著巨大風險、民營企業不可為的情況下,完成國家所給予的使命。美國對中國國有企業的指責本身就意味著美國對中國國有企業的焦慮:在與美國的競爭當中,中國的國有企業必將起到關鍵性的加分作用。[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