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越南制造崛起”,背后是中國強大產能的支撐
從越南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里,有70%是從中國運過去的。這才導致了所謂的“越南制造”貿易量的上升,越南出口貿易量的上升背后是中國對越南出口量的增長。[全文]
-
“中國經濟崩潰論”再次崩潰
關鍵是中國的問題有解,美國的問題幾乎無解,從社會問題到經濟問題,到政治問題都是這樣,這是中美兩國今天最大的不同。只要我們解放思想,充分發揮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就可以把“?!被癁椤皺C”。[全文]
-
我曾和西方商業精英開玩笑,“千萬別把俄羅斯推到中國懷里來”
俄羅斯在西方國家的制裁下,險招求勝,通過國內完整的產業鏈以及同非西方國家的國際貿易,擊碎了俄羅斯崩潰論的假想。從中,我們可以吸取經驗教訓以備不時之需。[全文]
-
滿足了這些條件,人民幣的國際化就會水到渠成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一盎司黃金等于35美元,今天,一盎司黃金的價格是2000多美元。我們可以估算美元貶值了多少倍。未來,美國面臨類似的問題,其債務上限將不斷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的債務還能維持多久呢?[全文]
-
美國發明了“中美國”這個詞,其實是想忽悠我們
中國當然不會聽這一套,中國領導人回答他們說,我們主張一個多極世界,我們不想讓中國和美國來決定全球的發展如何。[全文]
-
“放眼世界,只有中國可以辦進博會這樣的展會”
這幾屆進博會辦下來已經證明,它越來越成為很多國家在全球展示最新產品的一個窗口,很多最新的裝備和科技成果在進博會上的亮相就是它的全球首次展出。這是世界各國重視在中國推銷自己的產品、重視中國市場的表現。[全文]
-
隨著中國崛起,美國向外轉嫁危機變得越來越難
經過這次驚濤駭浪,他們很多人可能終于會認識到我們這個節目中多次講過的一個觀點: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人民幣是世界上最靠譜的貨幣,背后是我們整個社會主義國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充沛的戰略資源,以及黨領導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和與時俱進的監管體系。[全文]
-
不被“卡脖子”,中國必須打造自己的產業鏈
這一次西方發明了“萎脹”這個詞語,意味著未來的形勢可能很嚴峻,造成的影響可能會超過上次的十多年“滯脹”。[全文]
-
財政壓力制約地方政府持續刺激消費,中央可擔更大責任
如果繼續讓地方政府承擔刺激消費的任務,未來地方財政會撐不住。因此,根據疫情狀況,中央政府應承擔更大的責任,使用更多的轉移支付,為地方政府排憂解難。中央政府信譽很好,可以輕易在市場上融資,而且對資本市場來說,多發債也是給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全文]
-
明清“閉關鎖國”?警惕落入西方殖民主義話語陷阱
英國之所以派馬戛爾尼來華,主要就是為了探查中國的情況,從而判斷是否能攻打中國。所謂“馬戛爾尼來訪是為了通商,清朝閉關鎖國不同意通商,所以英國只能用大炮打開中國的大門”無非是英國在鴉片戰爭之后采用的宣傳口徑,英國真正的目標并非通商,而是掠奪。[全文]
-
中國具有重新定義現代化的能力
“現代化”為什么等同于“美國化”?美國試圖從意識形態層面穩固其他國家的信任感,但我們應該發現意識形態的滲透有其虛假之處。他們認為美國建立在文化、制度發達的基礎上,實際并非如此。美國的發達是靠掠奪和剝削推進的。他們憑借快速工業化的優勢將各種人才和資源“搶奪”了過去。[全文]
-
美聯儲加息,是否會沖擊全球金融穩定?
中國做了一個計算,對華關稅里,中國承擔的部分只有8%,92%都直接或間接地轉移給美國普通的消費者,而且中國的貿易順差在增長,中國并不會讓步。理論上把這些關稅去掉,美國可以減掉20%-25%的成本,會對壓低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產生作用。[全文]
-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為什么在此時提出?
在政府和市場博弈的過程,企業和市場行為者總是想鉆空子,因為鉆空子可以獲得超額收益,但政府就要不斷補漏洞。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修正案?因為政府會根據市場的發展不停地去補漏洞,使得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全文]
-
想在世界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就不會想要離開中國
市場未來發展的方向是越開放,合作越緊密,雙方的利益才有更好的保障?,F在,美國叫囂跟中國脫鉤,但中美的利益是捆綁在一起的,脫鉤也不現實。中國鼓勵越來越多外企和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打造產業鏈,共同參與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的循環。[全文]
-
穩定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懼怕外媒“中國風險論”
外媒不斷渲染“中國風險論”,背后有其投資目的。曾經在中國金融市場吃過虧的人拼命詆毀中國經濟,編造各種各樣的故事,試圖煽動資本離開中國市場,報復中國一把。索羅斯就曾說,我對打敗中國的興趣,超過關心美國國家利益。[全文]
-
如何抵御“輸入型通脹”?人民幣可適當升值
中國得學學這個底氣,人民幣越升值,進口的原材料越便宜,就越能抵御“輸入型通脹”。我覺得不要低估中國的出口企業,它們還是挺厲害的,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有競爭力。[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