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飛外交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公共外交教研室主任,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
必須爭奪中國網(wǎng)民?英美俄微博公開喊話,圖什么?
美俄兩國“微博公共外交”的競爭策略不同,一方主打正面塑造,另一方主打負面競爭;一方溫和示人,另一方咄咄逼人,但是這種差異可能只是形式上而非實質上的。[全文]
-
中國媒體在非洲為何拼不過BBC、CNN
迄今為止,我們對外傳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有些地方只是“落地”了,卻沒能“入戶”。比如我國電視臺的國際頻道在非洲市場受限的一大原因,就在于節(jié)目缺少“非洲視角”。而像BBC、CNN等在非洲較有人緣的電臺,都能較好地提供非洲當?shù)刭Y訊。[全文]
-
非洲媒體眼里的中國,不只是土豪
正是因為非洲國家對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的肯定,非洲國家才呈現(xiàn)出愈加強烈的“向東看”的趨勢,他們希望能夠通過借鑒“中國模式”擺脫貧困依附的現(xiàn)狀。幾乎所有國家的媒體都提到應該借鑒和學習,即便是南非,也是如此。[全文]
-
博鰲時間,全新共生體系是可能的嗎
只有反思基于歐美經(jīng)驗教訓構想的國際關系理論和西方視角,重視中國自身經(jīng)驗教訓,用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多從“中國視角”,多做 “以中國為主”的國際關系理論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立”,形成中國新型的世界秩序觀。[全文]
-
中國形象:被西方塑造出的神秘感
中國國家形象的神秘感很大程度上也是西方學術界、輿論界和政界塑造的結果。在被西方列強武力打開國門之前,中國曾被視為“天朝上國”、“垂范萬邦”,在被西方列強武力打開國門之后,中國又被貼上了各種負面標簽:“異教徒國家”、“紅禍發(fā)源地”、“黃禍發(fā)源地”等。[全文]
-
中國如何提升國際話語權
一個國家的實力并不像約瑟夫?奈那樣軟硬涇渭分明,它其實是一個連貫的續(xù)譜;續(xù)譜的一端是強制力,另一端是文化、價值觀的吸引力和說服力,中間是利益或者經(jīng)濟誘因。中國目前正處在中間位置。歐洲國家關注中國,是希望通過與中國打交道獲得經(jīng)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