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負增長時代如何擴大居民消費?
人口負增長和更深度老齡化的長期趨勢,與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造成居民消費預期轉弱的短期效應,會合成對中國經濟的第一輪沖擊。這種沖擊的性質,要求我們把短期應對政策與長期制度建設緊密銜接,調整政策調整和改革舉措出臺的優先級,基于長期制度建設的時間表,在民生保障方面跨出一個較大的步伐。[全文]
-
戶籍制度改革為何久攻不破?
作為一個有共識、有部署、有收益的關鍵改革領域,戶籍制度改革或許距離完成只有“一步之遙”,卻遲遲未能邁出最后的關鍵步伐。究其原因,一個突出的堵點或難點是,在地方政府同中央政府之間,存在著推進改革的激勵不相容現象,導致地方政府在具體實施改革時,缺乏積極性和主動精神,甚至還受到局部利益的阻礙。[全文]
-
失去第一人口大國的頭銜意味著什么?
人口負增長的事實不會改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預期。然而學者們預測未來經濟增長速度時,隱含的假設是中國人口總量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換句話說,當時的預期是在中國人口總量達峰之時,經濟總量超越美國,即兩個重要的轉折預計同時到來。[全文]
-
應對人口負增長,我們預測了兩個方案
人口負增長是一個遲早的事,但它終究會產生沖擊,應對沖擊是重要的。人口負增長的趨勢無法逆轉,但可以改變行為,改變預期。[全文]
-
增強社會流動,可以從這四點出發
我想再強調一個內容,即企業的科技向善、創新向善、算法向善,也就是說企業要形成以人為中心的發展導向和經營導向,這是第三次分配中最重要、但迄今為止或多或少被忽視的一個方面。[全文]
-
共同富裕不只看錢,也該包括“家庭時間”
如何暢通居民向上流動的通道,實際上是社會性流動對于促進共同富裕有何作用。社會性流動不僅能夠為拉動就業和提高生產率帶來正向激勵,同時也是提升生育意愿和生育率的重要手段。當前我國人口和勞動力遷移主要表現為橫向流動,縱向流動通道并未充分展開。[全文]
-
前30年我們雖然沒有實現趕超,但和自己比卻跨越了一個階段
改革開放之前,我們逐漸地農業內卷化,積累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改革開放創造了必要的制度條件,勞動力就大規模地轉移出來了,形成了高速增長,這也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時期。之后人口紅利總是要用盡的,剩余勞動力總是要吸納干凈的,接下來就可能是一個新古典增長時期。[全文]
-
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有四步
雖然“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根據現實中的“中等收入陷阱”現象,我們可以從發展中國家經濟史,特別是拉美和東南亞一些國家長期徘徊于中等收入階段的經驗教訓中,歸納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特征化事實。[全文]
-
中國經濟學如何走向世界
從科學性和成熟度來看,中國的經濟學理論或許在西方經濟學者看來是難以理解和認同的,但經濟學作為一種入世的學科,經世致用才是其目的和本質。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學理論一直以中國人能理解的語言履行著自己的使命,立足中國實踐,解決中國問題。以西方經濟學界對科學完美性的標準,是無法理解中國經濟學理論的水平和成就的。[全文]
-
農民工返鄉,對城里人有多大影響?
城鎮化逆轉,為中國經濟的下行增加更多壓力。習總書記也說過,要讓轉移的人口進得來,住得下,容得進,能就業和創業。這些因素和目標達到了,就是農民工的市民化,就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必須進行戶籍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能為中國經濟帶來1-2%的潛在增長率。[全文]